当前位置:首页 > 家和美 > 关爱老人 >
对于养老的困惑,你有隐隐的恐惧吗?
2018-12-16 17:11发布到关爱老人 浏览
简介作为IP,你们这么努力,是否也不过是对未来老年社会到来时命运有一种隐隐的恐惧呢? 这是首席提问官@小川叔 在知识IP训练营三期抛出的一个问题。 老年社会? 对于一群朝气蓬勃的IP来说,...
主持人:你们这么努力,是否也不过是对未来老年社会到来时命运有一种隐隐的恐惧呢?
老年社会?
这显然是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提问。
我曾经有许多许多梦想,30岁就开始云游四方,找一个特别特别帅的男神带我一起云游,当一名人民教师,生三个娃,赚好多好多的钱,变得特别漂亮,活得像个公主……这些梦想,似乎越来越遥远了,而我,已经要开始面对老年社会的考验了。
说好一起到白头,你却偷偷断焗了油。岁月是留不住的,剩下的就只是白头和养老了,那么什么时候可以退休,什么状态可以退休,或是说不要为了生存而去奋斗呢?如果真的歇下了,靠什么养老呢?靠子女,太忙!靠储蓄?太少!
来不及回顾过去,来不及畅想未来,人生好象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一,你会对未来说些什么呢?
对于未来我们恐惧什么呢?
怕人生的梦想没有实现?
怕人活着钱没了?
怕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?
……
对未来老年社会的到来,你有隐隐的恐惧吗?
人生的不确定性很多,虽然不能完全去规避,但有效合理的规划,可以让内心更安定。的确,做了规划,好象很多不确定性就会悄悄溜走。
其实或多或少会有些焦虑,所以,我买保险,健身,存钱,琢磨着多分配点时间给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重要的人。
做重要的事,陪重要的人。
会怕来不及做。所以现在做。(@J说)
我有时候会有焦虑,不过假设老年的时候回想现在有什么遗憾,我发现自己还是有几个点没做好,比如会熬夜,还不够放得开,也正是目前努力的方向,非常一致。
恐惧是最大的敌人,先做到不恐惧,对未来心态上盲目乐观,行动上有教主说的风险控制(身体,财务等),有了这些大致的准备后,把眼前过好。(@K说)
社会进步太快,恐惧和焦虑是普遍存在的,然而有些人是自顾自的焦虑,而有些人却在不断地迈出步子,去探索缓解焦虑的法子。(@A说)
算不上对「老年社会」的恐惧,更多是对「老年」的恐惧。小时候放暑假,到快开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干,这时才开始后悔。我不希望到我老了,回想自己的一生,像回想自己的暑假一样后悔,被「我本可以如何如何」的念头折磨。这是我恐惧的。(@C说)
我觉得生活有很多变量,我能看见今天和明天,以后谁也不会知道生活里的变量发酵。刚开始会因为那些变量焦虑,甚至迷茫到害怕,但是经过关闭手机出去走走,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意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,会发现除了努力往前走,有了障碍阻挡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的乐趣,到最后无所畏惧。好像不努力也没什么可做,那为什么不去做呢?所以,自我认知中,倒是没有对未来的恐惧。现在过好了,好像未来也不会太差。(@H说)
以前曾有过这样的担忧,后来自从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和生命时,因为每天都在和客户探讨人生、探讨老去和死亡,所以,也就能够直面人生,面对原来不敢去面对的问题了,恐惧自然少了许多。
人生到底有哪些恐惧呢?
是怕收入被中断的不确定?
还是健康和风险的不确定?
还是婚姻/爱情的不稳定?
还是怕人活着钱没了的不确定?
哪些是外在的因素,哪些是内在的因素?大概最不确定的是自己的这份心,要什么样的生活,又有谁能说得清?(@S说)
关于养老,这个话题有人真的觉得很遥远。人这一辈子真的很漫长吗?其实人生只有900个月。事实上,你可以画一个30×30的表格,一张A4纸就够了。每过一个月,就在一个格子里打钩。你全部的人生就在这张纸上。你会因此有一个清晰的概念:你的人生是如何度过的。
既然人生只是一张A4,既然一辈子在花钱,不一定一辈子都能持续挣钱。作为努力的我们,如何应对未来人生的不确定呢?养老也好,提前做好安排享受生活也罢,需要在能力储备上和理财安排上做哪些准备?
一辈子在花钱,能否做到一辈子都在挣钱?
不确定。
本山大叔说过,最怕人活着,钱没了。你的职业和专业,是否能够支撑更长的职业生命力?如果不能,需要为转换轨道做哪些准备呢?最可怕的不是货币贬值,而是人在贬值!
现在身体健康,意外和健康风险哪一个先到来?
不确定。
如果发生风险,医疗费、收入中断的损失、各种负债、家人的生活费、孩子的教育金……如何去承担?又如何提前做好风险管理,转嫁这些风险?
结婚了,好幸福,这家“爱情责任有限公司”能否不间断经营50年?
不确定。
如果发生风险,孩子谁来培养?老人如何赡养?如果是女生,你是否还有独立应对社会、应对工作上的能力?是否能够独立撑起这个家?
活成老寿星,是否有一笔与生命等长的财富?
不确定。
你所拥有的房产、汽车、股票、股权、企业……这些资产通常都会在你意识清醒时,进行财产转移和安排。那么,您是否配置了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呢?当我们老了,不仅仅是活着,还要有钱花,有尊严,有温暖。
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固化的未来,而是将人生的不确定因素,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管理,降低由于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人身或是财产上的损失,更能从容去应对未来的变化。唯有摘去心里的隐忧,才能换来内心的一份安宁。
而在理财规划上,应该如何去做准备呢?
如果我有社保了,社保养老是否就可以真正解决养老的问题?
如果我有房子了,是否也能“以房养老”?
如果配置了保险,是否就可以妥妥地睡个安稳觉?
……
先看看下面两个视频怎么说……
很多同学对于怎么准备养老金,怎么做保险配置还是很蒙圈的,他们说明明可以选择投资产品,为什么还要买社保,买商业保险?
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“养老金的三三法则”……
1、养老不是停止工作,而是去享受工作
如果一辈子都有人需要你,说明自己真的蛮“值钱”。所谓养老规划,并非是指停下来不工作,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工作,试想一下,如果可以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,一起做喜欢的事,挣花不完的钱。如果遇到不喜欢的老板,可以任性地和他讲:姐我不干了!
这样的工作状态是不是很美妙?
而任性地讲“姐我不干了!”的背后,是你的财务底气。
如果没有口袋里的银子给你撑腰,哪怕遇上再变态的老板,你还不得低着头,憋屈着为他打工?特别是人到中年,想想自己没有特别的“核能量”,独家本领,生怕丢了这份赖以生存的工作,心里再难受,也就忍了。哪敢拍桌走人?
缺了第一桶金,怎能“扬眉吐气”?
如果你手上有可投资投资100万,200万,300万……又掌握了基本的投资能力,每年可以获得8-10%的盈利能力,不就可以获得8万,20万,30万的理财收入(被动收入)吗?
至于怎样才能攒出第一桶金,下面的篇幅会告诉你简单的组合配置秘诀。
2、养老不是中年的专利,而是年轻人的复利
小时候,喜欢去某同学家里玩,每次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,我特别手贱,去一次就关一次。终于,同学妈妈受不了了,叮嘱我:XX,下次来玩,别关水龙头。这样不走表,一天下来可以滴一桶水呢。
那时候,我特瞧不起这样的行为。心里在想,这和偷窃有什么区别?
现在想想,原来同学妈妈真的很会理财啊。
一天下来,是一桶水。
一个月呢?是一缸水。
一年呢?……
30年呢?是一个大水库,就是这样被一滴水给汇集而成的。
……
然而,在理财中,我们往往瞧不起这一滴水——小钱不想存,看不上。小钱花起来了,没感觉。所以,财富也就被碎片化了。
如果这一滴水是一笔小钱,一笔财富,通过一年,两年,十年,三十年,又会产生怎样的威力呢。大概是越早开始,积累的财富就越多吧。
正所谓,年轻就是资本,时间就是复利。
如果有耐心,时间也会带给财富惊人的回报。
而人性的弱点,恰恰就是缺乏耐心,你我皆然,表现为贪多、求快。
3、养老不是一类产品,而是一种组合解决方案
迈向人生自由、财务自由的方式有很多种,有人相信买房可以养老,有人相信国家可以管饱,还有人抱有幻想希望遇到“神股”,当然也有人希望获得稳稳的幸福,选择通过不同金融工具的配置,形成适合自己的组合方案。
无论是富裕家庭,还是普通白领,“养老金的三三法则”,是不二的选择。
正确的配置顺序是,先社保,再商保,后投资。
1、社会保障体系:无论身在哪个国家都不能不做,买房、上学、基础医疗,甚至升职……都与之息息相关。对我们而言,这笔养老金的安排,可以解决吃饭和生存的问题,至少不会饿肚子。
优点:
一,将来领取的养老金,一部分会跟着当地城市的社会平均薪资水平走,一部分与自己缴纳的社保基数有关。
二,只要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,就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,活多久领多久。
缺点:
一,退休年龄,你懂的,国家或许会推迟的。你到底干到多少岁才能开始领钱,不确定。
二,只要到了规定的年龄才能开始按月领取,不能一次性支付一大笔养老金给你,作为投资资金的来源。
三,替代率不高,领的钱并不多,用得不痛快。
2、商业保险规划:一般是购买保险的年金计划或是养老险,按年支付。每年至少拿出家庭年收入的10-15%,作为一种强制储蓄和有固定的理财习惯。对我们而言,这笔养老金的安排,可以解决有钱花,不用以后再向子女要,省心。
优点:
一,返还快,通常保单生效的五六年就会开始返还生存金,每年就会分红收入,可以积少成多。
二,每年可以领取,也可以积攒到一定的金额,形成一笔可观的资金,再领取出来作为投资的本金,或是作为品质生活的开支。
三,养成了固定的理财习惯,至少不会成为月光或是年光,不知不觉把钱攒下来。
四,与生命挂钩,活多久领多久,身价越老越值钱,不怕万一活得太长,遇到不太孝顺的子女,也不会被嫌弃。
五,保本安全,因为是复利形式,雪球越滚越大。
六,资金运用灵活,需要用钱时,保单可以贷款。
七,独特的法律保护属性,专款专用。此外,如果保单结构(包括投保人/被保人/受益人)设计合理,可以有效规避婚姻、债务、财富传承等风险。
缺点:
一,养老险通常的缴费期是五年、十年,需要养成习惯留出资金,养成固定投资的习惯。
二,回报期也较长,老百姓通常容易拿它与股票或是其它短期投资相比较。
三,老百姓对保险规划的观念,还有许多障碍,教育成本很高。
四,长期规划需要远见,舍弃眼前的利益,去做未来的规划,非常考验人性。
3、其他投资组合:谈到投资,人们就兴奋。投资在很多人眼里看来,意味着获利,意味着收益。而往往忘了去理性看待自己的投资能力、合理规划投资预期。而适合大众,既省心又可以较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,是房子、基金。
优点:
一,房子具有保值增值功能,如果出租可以带来租金收入。基金可以享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。
二,在一定程度上,管理权掌握在自己手里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买卖交易。
三,每个月固定扣款,可以培养良好的财务习惯。
缺点:
一,房子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,包括房产税、遗产税,另外,当我们老了,就会提前将房子的归属权移交给子女。
二,基金需要具有一些投资基础,也具有一定的风险,可能会出现亏损,同时很难坚持固定长期的投资习惯,坚持十年、二十年的定投习惯,也非常难做到专款专用。
当然,投资不仅仅是房子和基金,股票、股权、创业、黄金、收藏、艺术品、稀有资源等等,随着家庭财富的不断变化,当“地基”和“底线”规划完成后,随着投资能力的不断增强,可以规划一部分资金(比如30%)用于高风险投资,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。
古巴比伦人关于金钱的两条重要的定律便是:金钱是慢慢流向那些愿意储蓄的人,金钱会从那些渴望获得暴利的人身边溜走。
请记住,没有完美的产品,只有完美的组合。
老百姓也拥有谈财富自由、享财富自由的权利,前提是:你真正懂得了时间和价值,懂得了预先规划的魔力。
财富能带来自由,财富越多越有安全感。财富也能禁锢人的自由,财富越多,风险来临时,损失也更大。
- 全部评论(0)
【视频时长:09:34】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点击排行

广告位 |
本栏推荐

广告位 |
猜你喜欢
- 最新发布
- 半年热度
-
-
全面二孩,延迟退休,老年创业,能解决中国的严峻老龄化趋势吗?
2018-12-20 热度 1208℃
-
对于养老的困惑,你有隐隐的恐惧吗?
2018-12-16 热度 1184℃
-
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:2年后重庆60岁以上人口有800万人
2018-12-20 热度 1169℃
-
个体户如果交社保15年,退休以后可以领到多少的退休金待遇?
2018-11-25 热度 1152℃
-
“当你老了,谁来养老” ——中国养老现状及对我们的影响
2018-12-20 热度 1129℃
-
赡养老人可抵个税 2018中国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
2018-12-20 热度 1118℃